前面文章提到過芭蕉芋種植如何選種、如何提高種植技術來獲得芭蕉芋高產的目的,本文主要圍繞芭蕉芋種植后,如何進行田間管理來提高芭蕉芋的產量和芭蕉芋塊根中淀粉的含量。
在種植20天后開始查苗補植,確保齊苗。補植時可用最初芭蕉芋種植時預留的種芋育苗補植,也可以用種芋直接補植,盡量在一個月內完成。
在干旱、土地瘠薄、肥力低的地塊種植芭蕉芋,土壤水肥條件滿足不了芭蕉芋高產的生長要求,施肥能夠獲得明顯的增產效果。但不合理施肥也會造成植株營養生長過旺,降低光合產物向塊莖的運輸和積累,難以保證良好的增產效益和品質。
有些芭蕉芋種植地土壤為黃壤,全氮和有效氮含量較豐富,有機質含量中等,中度缺磷,極度缺鉀。在芭蕉芋栽培中應重視基肥施用,主要以農家肥+磷鉀肥,磷肥以基肥一次施用,分蘗期施氮為主,塊莖形成期控氮、增施鉀肥。一般畝施純氮、磷、鉀分別為24公斤、8公斤、 21公斤。
①基肥:山地種植芭蕉芋一般畝施腐熟農家肥1000-1500公斤,鈣鎂磷肥50公斤,復合肥(氮磷鉀含量比為15%∶15%:15% )50公斤。
②追肥:補充基肥的不足和滿足植物中后期的營養需求。要根據生長時期所表現出來的元素缺乏癥,對癥追肥。芭蕉芋常補充氮鉀,一般采用土施。
③分蘗肥。一般在5月-6月,苗高 40cm左右時追施1次分蘗肥,每畝土施尿素20公斤,促進芭蕉芋植株生長與分蘗。
④塊莖膨大肥。一般在8月-9月,芭蕉芋開花前土施1次塊莖膨大肥,每畝施尿素10公斤、硫酸鉀25公斤,促進塊莖膨大與淀粉積累。該期應嚴格控制氮肥用量,否則造成徒長,反而不增產。如果植株生長旺盛,可以不施尿素。
芭蕉芋一般每年中耕2次,第1次在5月中下旬(分蘗期),中耕除草,結合施肥進行,以淺耕為主;第2次在8月中下旬(塊莖膨大期),結合施肥進行中耕除草,剔除老化角葉,增強通風透光,適當深耕,以不傷根為準,同時培土,防止芭蕉芋后期倒伏。
在干旱季節,田間相對含水量在60%以下時必須灌水,在早晚進行。收獲前20天停止灌水,保持土壤濕潤、松散,直至收獲。芭蕉芋忌積水,多雨季節或園地積水時應理通背溝及時排水。
當芭蕉芋植株抽薹現蕾時及時剪去花序,并割除底部老葉,以減少養分消耗,促進塊莖膨大及淀粉積累,增加產量和淀粉含量。